我是老陶
吳昌碩 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(今安吉縣)人。吳昌碩與虛谷、蒲華、任伯年齊名的“清末海派四杰”。吳昌碩是晚清著名畫家,書法家、篆刻家,為“后海派”中的代表。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。初名俊,又名俊卿,字昌碩,又署倉石、蒼石,多別號,常見者有倉碩、老蒼、老缶、苦鐵、大聾、石尊者等。
同治四年(1865)吳昌碩中秀才,曾任江蘇省安東縣(今漣水縣)知縣,僅一月即去,自刻“一月安東令”印記之。31歲以后,移居蘇州,來往于江浙之間,閱歷代大量金石碑版、璽印、字畫,眼界大開。后定居上海,廣收博取,詩、書、畫、印并進(jìn);晚年風(fēng)格突出,篆刻、書法、繪畫三藝精絕,聲名大振,公推藝壇泰斗,成為“后海派”藝術(shù)的開山代表、近代中國藝壇承前啟后的一代巨匠。吳昌碩是中國近代杰出的藝術(shù)家,是當(dāng)時公認(rèn)的上海畫壇、印壇領(lǐng)袖,名滿天下。

在近現(xiàn)代中國書畫史上,一代宗師吳昌碩的光芒無疑是最為耀眼的,他的藝術(shù)影響到他以后的二、三代人,眾多現(xiàn)代繪畫大師或出自他的門下,或受他的藝術(shù)影響,如近代海派諸家、北京畫派的陳師曾、齊白石等,現(xiàn)代最具實力的幾大家傅抱石、李可染、黃賓虹等無不源自于吳昌碩,吳昌碩是晚清著名畫家,書法家、篆刻家,為“后海派”
中的代表。
民國16年十一月(1927年11月6日),吳昌碩突患中風(fēng),十一月初六(1927年11月29日)病逝滬寓,享年84。先生生平酷愛梅花,常到超山探梅。1927年病故上海,遵其遺愿身后埋骨超山香雪塢,1932年移柩安葬超山大明堂西側(cè)。墓東立有章炳麟篆額、馮君木撰文、于右任書丹的吳昌碩先生墓表,墓左側(cè)為建于1986年的吳昌碩先生紀(jì)念館,墓門石柱上刻有沈淇泉(衛(wèi))所撰聯(lián)語:"其人為金石家,沉酣到三代鼎彝,兩京碑碣。此地傍玉潛故宅,環(huán)抱有幾重山色,十里梅花。吳昌碩墓1966年被破壞,1980年重建。墓朝東北向,高2米,直徑3米,墓碑由諸樂三題“安吉吳昌碩先生墓”。大明堂浮香閣藏有陳三立撰文、朱孝藏書丹、鄭孝胥書蓋的《安吉吳先生墓志銘》。1989年為浙江省重點保護(hù)文物。

轉(zhuǎn)自:博客“我是老陶的個人空間”
http://blog.zjol.com.cn/?uid-926152-action-viewspace-itemid-814020











